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评论 >> 会员评论 >> 综合评论
      分享到:

      美院教授杨参军:做回40岁的婴儿

        作者:正在核实中..2012-07-18 10:10:37 来源:网络
        美院教授杨参军:做回40岁的婴儿
           打开仓库的红漆门,依然是过道,零乱地放着洗衣机、电脑一类的电器,再拐个弯,豁然开朗,百余平米的画室即使布满了画作、颜料、画架和书桌,几米高的空间依然开阔,书桌后坐着的杨参军目光坚定,揉合着学者和画家的气质,一时踌躇,不知该如何称谓。 

              不希望有人敲门

              受邀于美国休斯敦的一家画廊,杨参军马上要动身赶赴美国参展,采访被严格限定了时间。杨参军坦言:不希望经常有人敲门。身为美院教授,杨参军有繁重的教学工作,这对于“不画就难受”的画家来说,每天能保证作画的时间并不多,因而倍加珍惜宝贵的作画时间。“展览、宣传也重要,但不是我们能做到的。”杨参军不赞同画家参与展览策划、开画廊等活动。上海的许多画室兼有画廊的作用,免费开放,希望收藏家、艺术家参观,“我们这里没有这个功能,我只希望安静地画画。”对于画家来说,“只有静下心才能思考、观察。”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画家要忍受寂寞,真正的画家在画中释放内心,和作画的对象交流,“不画,才是真的寂寞。”“市场很热,真正感受到寂寞的画家并不多。”

              迷茫中追寻“道”的最高境界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作画以来,无论是画的题材、形式、技巧,还是关于艺术的体验,杨参军一直在迷茫着、寻找着。“艺术家在迷失和寻找中消耗人生。”

              1989年,杨参军还是美院的研究生,其油画《历史的残页———戊戌六君祭》曾获全国美术作品铜奖,此后,这种追求主题意义的创作模式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才有所改变。这期间,杨参军经历了持久的迷茫和艺术观的改变。

              有人说,相机出现后,绘画已经死亡。在西方,伴随着电影、电视工业的兴起,架上绘画的没落显而易见,绘画的历史性题材早已让位于电影和电视去记录。1995年,杨参军在其手记《寻找体验的真实》中也表达过对原有创作模式的厌倦和惶恐,也是在那个时候,他接触到了具象表现绘画——一种强调视觉观察的绘画方法。这种用眼睛去观察和体验生活的真实,并进行创作的艺术观令杨参军重新燃起了创作的激情。

              他渴望“做回一个40多岁的婴儿,用无比纯真的眼睛观察世界”。眼睛看到的一切事物都在和心灵交流,这看到的一切都是作画的对象,这种创作方法论帮助杨参军理解了自己迷茫和寻找的终极意义,就是追求绘画和人生的合二为一,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道”的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对于画家来说,也是心物的合一。

              自从1995年以来,杨参军作为国内油画界具象表现绘画的权威一直备受关注,对此,杨参军表达了身处杭州的幸运。“杭州是中国油画的重镇,在油画传入中国的百余年中,杭州以其特殊的文化底蕴一直在油画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以美院杨参军为代表的具象表现绘画能够冲击中国的油画画坛,这不免令人想起当年油画引进中国时杭州的林风眠与北京的徐悲鸿之争,只是现今的油画画坛更加混乱。所以,“寻找一种与自己生命相关联、安身立命的创作方法是必要的。”不知是否是对画家的要求太严谨,美院油画专业每年的招生名额不会超出40名。

              陈逸飞并非对油画的“叛逃”

              不管杨参军如何坚定画家心灵的纯粹,不可否认,当下有许多不甘寂寞的画家转向其他更时髦或者更受关注的行业,画廊、电影、电视、服装设计等,知名者如陈逸飞。

              “陈逸飞只是个案。”杨参军说,陈逸飞是因为个人的爱好试图在更多的领域大展拳脚,并未“叛逃”油画,“这种现象并不代表其他新兴的艺术在向架上绘画示威。”杨参军对油画在中国的独特地位很感欣慰。

      名人堂
        艺术展览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7(s)   11 queries